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创新
UC修炼强势内核 移动江湖唯快不破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6-01-11
  • 浏览数:

res01_attpic_brief.jpg

res03_attpic_brief.jpg

uc展览室显示所获得的荣誉。

res05_attpic_brief.jpg

何小鹏。

●目前日活跃量破亿

●全球最大第三方浏览器

●融入阿里移动事业群

●强势布局国际市场

uc优视公司的创始人、产品总裁何小鹏偶尔会怀念2004年创业之初在天河吃过的烧鹅,那时的他,每天怀揣的是“改变生活、提高能力”的创业初衷。

这个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湖北小伙,带着一帮年轻人,靠寥寥数人的智慧,让许多中国手机用户第一次实现手机上网,成长为2g时代的浏览器霸主,塞班用户的“青春记忆”。

如今到了4g时代,安卓系统出现之后,uc携带自主开发的u3浏览器内核强势入市,杀出一条血路。

2009年至今,经历了整合九游、收购天网、融入阿里等一系列大动作,uc的模样已今非昔比,全新的事业布局,让这家企业在广州长出更为深厚的根系。

uc“唯快不破”秘笈

放弃企业市场 专注个人化市场

砍掉其他应用 助推浏览器壮大

喜欢租大平层 多层沟通易不畅

增加沟通工具 人增多效率不减

2g霸主:助许多塞班用户首次实现手机上网

2004年,uc创立于天河区,一开始它便拥有浓烈的技术基因。起初没有办公室,何小鹏跑去网易找丁磊借了一间。有一天,在隔壁办公的李学凌跑过来问,“你们干嘛的?怎么在这里办公。”他就此和李学凌结识,经常交流。

uc的开发团队人员少,但开始却不简单,在“别人家办公室”,uc做了一款邮箱,做了一款web,丁磊用了后,就约何小鹏团队出来喝酒。

何小鹏现在想想,丁磊可以算是他们的第一位天使——借了个办公室给他们用。

2004年的智能手机还处在诺基亚塞班时代,那时,uc首次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许许多多的塞班用户第一次实现了手机上网,这种云端架构和最初的web相比,用户体验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帮助uc在塞班时代的浏览器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我记得那时网速就几k,但用uc浏览器,可以读文字居然不卡。”网友小罗曾是塞班系统的用户,也是uc浏览器的忠实用户,他回忆起网速几k的时代读小说,感慨良多。

首次转型:放弃塞班 破釜沉舟打造u3浏览器

uc2g平台上的甜头尝了没多久,安卓系统发布了。

时任uc董事长俞永福说,直到安卓系统发布前,诺基亚在中国出货量是一年7000万部,“但很快大家判断趋势会转到智能机方向,便从研发角度往安卓平台转型,不断抽调塞班的人过去,开一次u3大会就抽一次,直到把研发骨干一半都抽走。 ”

果然,塞班系统用户转移得非常快,短时间内,uc直接将塞班系统的研发线关掉,全力研发安卓系统平台的业务。

对新浏览器的投入只是何小鹏判断的一部分,那时公司高层认为,安卓系统是个开放性的平台,前程远大,与此同时,公司还有另一个决策:内部秘密布局针对宽带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市场的浏览器。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判断非常有前瞻性。20116月,uc优视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手机浏览器内核——u3,成为中国首个拥有完整内核能力的公司,u3内核帮助浏览器在满足快速、省流量等原有优势的同时,更安全、更智能,也更具扩展性,“一下子用户体验就完全不同了。”

在安卓平台、ios平台,在不同手机、平板、电脑,uc都拥有相应的浏览器布局,覆盖200多个品牌,超过3000款手机和平板电脑。

国际化之路:在印度用板球吸引用户 占40%市场

“海外!我们在海外现在有很好的布局,在印度占有率四成。”说到海外市场,何小鹏有些兴奋。

2009年开始,uc开始了国际化之路。但在当时,中国并没有任何浏览器国际化的成功案例,他们是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先从人多的地方开始,比如印度。在进入印度之前,uc经过了长期调研,他们在寻求当地的信息需求点,寻求本地化战略,团队发现了印度本地化信息整合较弱。

板球在印度最受欢迎,团队在板球高峰时期开设专题,设立内容专区,聚合板球相关信息,吸引大量印度用户,与此同时,云端加速和网页压缩的技术,使得流量下降,也吸引一大批印度的用户。

与此同时,uc还提供资源,支持印度国内技术开发者。目前,uc浏览器在印度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占据印度浏览器使用第一名的地位。

至今,uc已有英文、印度语、西班牙语等11个语言版本。除了在印度市场份额第一,在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的应用商店搜索排名中列第一,目前,uc浏览器还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巴西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快速壮大。

uc法则:唯快不破 减市场增沟通让效率快起来

“在uc,我们永远不是一个人战斗,优秀的团队伙伴才能成就个人的优秀。”uc创业至今的人员变动,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何小鹏和管理者们一直认同这样的人才标准:能者居上。俞永福的加入,在外界看来,是何小鹏给自己找了一个老大。连俞永福自己也曾在受访时说,“早期创业团队补充合伙人,很少有给自己找老大的,因为大部分人创业都有自己操盘的欲望,uc是特殊案例。”

俞永福的加入,毫无疑问是uc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说起来有些偶然,2006年,俞永福还在联想担任投资副总裁,他正在帮助何小鹏和梁捷争取联想100万美元的投资,但最终在决策会议上遭到否决,其中部分原因是决策层中有意见不看好浏览器产品。

何小鹏有些郁闷,但他和梁捷拍腿一想,何不邀请俞永福入伙?俞永福最终用行动证明自己对uc的支持,2006年底他加入uc,那时整个团队只有13人。

那时的uc,还在艰难地做着企业生意,俞永福加入后,他们一直认为,做企业级市场,迟早会拖垮uc,不如放弃,做个人市场!这一年,增加了俞永福的管理层决定给uc做减法,放弃对浏览器帮助不大的应用,专注做推动浏览器壮大的事。

2006年公司只有13人,到2011年已经拥有900多名员工。公司越来越庞大,如何能像以前一样做到“快”?这成了管理层关心的问题。

何小鹏记得雷军跟他说,公司办公都在一层楼的时候,沟通还很快,但变成两层楼时,就有很多问题了。他非常欣赏雷军形成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风格,“我们特别喜欢租大平层,最好是一层1万平方米推过去,或者整个uc团队在一起租个3万平方米。”

在何小鹏看来,小公司天生具备“快”的能力,但现在uc越来越大是难以阻挡的趋势,他必须让公司变得更强大,不能越大越慢。

2009年开始,uc内部开展了管理制度改革,增加流程工具和it工具,让人员增多的情况下,沟通效率不减。

记者手记

踏实是uc和广州共同的基因

记者特意关注了一下,何小鹏的皮鞋很新,牛仔裤笔挺,言谈举止彬彬有礼。

记者曾经在脑中无数次想象何小鹏和同事们创业之初彻夜讨论代码的疯狂,在网易办公室碰到李学凌探过脑袋的场景,那真是美好的年代。

经过11年淬炼,uc浏览器已经成长壮大为阿里移动事业群的领头羊,而浏览器也一定是何小鹏最引以为豪的作品。

uc在广州驻扎11年,不仅仅因为何小鹏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在9月份的一场活动中,何小鹏说广州踏实的创业氛围非常适合创业企业的发展,其中天河区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帮自己渡过创业难关,他甚至说,创业“一定要挑选像天河区这样具有非常强大产业优势的好地方。”

uc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管理层过去11年间数次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离不开广州提供的踏实土壤,uc本质上是一家研发公司,正如写代码,一行就是一行,不需要水分,或许,这是过去11年,uc和广州合拍的原因吧。

 

 

 

 

 

 

 

 

上一篇: 应用多综合技术救助常压冷藏式液化气船 下一篇: 茵曼编织女神新装 汇美上演电商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