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广州红色史迹131】中共增龙县委旧址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12-07
  • 浏览数:

中共增龙县委旧址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单竹园内。小迳村位于增城区派潭镇东北部,包括东坑、天岭脚、简洛、单竹园等村庄。这些村庄散布在长约5公里的月牙形的盆地当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能藏能打,进退有据。19483月,中共增龙县委就是在小迳村的单竹园成立的。在这里,拉开了解放增城的序幕。

19482月,中共香港分局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建立主力部队和根据地。3月,黄庄平回到江北地区召开了工委会议,传达分局的指示,决定成立江北地委,书记为黄庄平,副书记为陈李中;同时决定地委、支队以下,分地区成立县委和团级部队机构。是月,根据中共江北地委的指示精神,在增龙游击区成立了中共增龙县委,书记钟育民,副书记钟达明,委员有徐文、李绍宗、罗声。增龙县委下辖麻正工委、永和区委、增北办事处党组,派潭、正果、福和以及平原地区的特派员,龙门县的龙北和龙南区委。县委机关驻地设在派潭镇小迳村的单竹园。在增龙地区活动的人民武装队伍,统一编为江北支队第二团,徐文任团长,钟育民兼任政委,朱骥为副团长,罗声为政治处主任。

19488月,中共香港分局向各地发出《半年工作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指示。要求从普遍发展中组织主力,提高战斗能力,歼敌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第二期清剿计划。9月,江北地委召开县委会议,总结半年来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是:“巩固原有基础,相机发展,大胆开辟新区,建立新的斗争基地。”为此,地委决定在增龙地区活动的二团主力队伍转移,留下精干队伍和武工队在原地坚持斗争,牵制敌人。同时,地委还决定调整县委和二团领导,调地委副书记陈李中兼增龙县委书记、二团政委,李绍宗任二团团长。县委由陈李中、钟达明、李绍宗、罗声组成,而钟育民、崔佳权为平原区正、副特派员。

江北地委会议后,是年9月,陈李中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和部署。会议纠正了在“大搞”运动中的过“左”政策,提出了反三征(征实、征兵、征借)、减租减息、生产合作、救灾救荒的社会政策,着力推动农村生产的发展,改善群众的生活。在武装斗争方面,二团主力部队转移后,部署分区组织短小精干的武装队伍,运用游击战术,骚扰和袭击敌人“驻剿”据点,狠狠地打击地方反动势力,保护群众利益,巩固老区,发展新区,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期清剿计划。

19495,地委副书记陈李中不再兼任地方党和二团的职务,由增龙县委副书记钟达明提任书记兼二团政委。

是年8月,为进一步推进各地的武装斗争,迎接解放,有序地接收江北各县的国民党政权,江北地委、东三支司令部决定调整充实地委、支队、县委和各团的领导,按当时的行政区域,重新调整部队的建制和党组织政权组织设置。撤销增龙县委,分别成立增城县委和龙门县委。至此,增龙县委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增龙县委机关旧址现在仍然保存,2002年上半年,增城区民政部门和派潭镇政府各出资1.5万元和3000元对旧址进行了重修。201310月,该旧址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下一篇: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改革开放十大成就”体现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