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复谋炸李准是革命党人策划的一次暗杀活动。
刘思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光绪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秋间,同盟会决定在广东发动起义,刘思复回到香港从事革命活动。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冯自由、汪精卫、李纪堂在香港普庆坊设立同盟会机关部,积极筹划在潮、惠两府发难。此时,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加紧搜捕革命党人,遂决定谋炸李准。刘思复因在日本时曾研究制造炸药之法,毅然自荐担当此任。张谷山、张伯乔,朱执信、胡毅生协助刘思复工作。四月下旬,刘思复、冯自由、胡汉民、李纪堂、张谷山等在香港商议行事办法。此时,张谷山刚刚在广州租定旧仓巷凤翔书院,创办长乐留学公所,作为发动学生军队的机关。于是决定由张谷山在凤翔书院附近租一僻静之所,作为活动机关,张伯乔、朱执信负责侦查李准每日往来必经之地,以便相机行事。四月二十六,张谷先、张伯乔赴广州活动。张伯乔探知李准每月于初一、十五两日清晨必赴总督衙门参谒,便迅即报告刘思复。刘未等张谷山租定房屋,便于二十九日赶至广州,住在张谷山凤翔书院;并与张伯乔约定,等五月初一李准赴督署参谒,即密报消息,刘即到李准必经之地埋伏,伺机将李炸毙。五月初一,刘思复在居所装配炸弹,及配置第二枚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刘被炸伤面部及左手,五指全废。附近警察闻声而来,发现铁弹,疑为革命党人,遂将刘思复逮捕。
李准风闻此案以自己为目标,主张严加究办。但面对多次审讯,刘思复均自称是三水人,名李德三,因试验化学而受伤。最后,因无佐证材料,判令将刘思复押解香山监禁。两年后,经冯自由、陈景华等人活动,由绅商江孔殷出面说情,刘思复获释。刘思复后提倡无政府主义,创建晦鸣学舍。1915年因肺病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