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创新
创立大宗原材料交易新模式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11-23
  • 浏览数: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塑料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通用塑料树脂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然而,国内塑料流通市场中矛盾凸现:“价格链条”脆弱,价格波动频繁,波幅巨大;行业内的信誉机制不健全,交易合同的履约难以保障;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透明;交易成本高;缺乏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等。

为适应现代流通需要,应对市场未来变局,广东塑料交易所于20059月正式运营,采用b2b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为行业上下游企业和中间贸易企业提供了增加经营价值的新途径,实现对塑料传统流通方式的创新与升级。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种有聚氯乙烯(简称“pvc”)、聚丙烯(简称“pp”)、聚乙烯(简称“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简称“abs”)、聚苯乙烯(简称“ps”)、烧碱和纯碱等七个。广东塑料交易所交易模式的创新表现在:一是交易机制的创新。交易模式为电子中远期现货的撮合交易,交易商在交易所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发布买入或卖出指令。交易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对所有委托指令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撮合配对成交。实现了节约交易成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高了交易的履约率,平抑了塑料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二是流通机制的创新。交易所采用集电子交易、仓储物流、信息资讯、货押监管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流通机制,提供专业仓储物流服务,塑料货物货押融资业务,全国性、区域性塑料及相关行业市场信息,理性引导行业投资和发展趋势。三是实施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自主研发了功能强大的仓储物流系统v10v20、网上订单系统、中国塑料信息库、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成果7项,还实施成果转化16项。这些举措帮助塑料行业企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仓储物流成本,控制产品成本和价格,规避塑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广东塑料交易所在广州举办中国塑料信息库新闻发布会广东塑料交易所以塑料中远期和即期交易为基础,满足产品购销、锁定采购成本和订单价格需求,为企业提供专业物流配送、信息资讯、货押担保、个性化定制等多样化需要的“交易所现象”,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流通行业的具体体现。这种创新的现代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广州市大宗工业原料电子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和各类大中型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进程。随后,钢材、粮食、煤炭、石化、钻石等电子交易中心相继投入运营,初步在广州形成了电子交易和信息中心的集聚效应,显示出现货电子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巨大活力和发展前景,带动全国制造业的服务升级。广东塑料交易所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龙头市场”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塑指数”和交易价格信息已成为国内塑料市场的定价依据,pvc指数和交易价格还初步具备了国际pvc行业的定价权。

上一篇: 建立车辆救援网络 下一篇: 天河科技孵化器占广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