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新青年》杂志社迁至广州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06-20
  • 浏览数:
 

《新青年》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刊物,该杂志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1921年4月,由于杂志社遭到法国巡捕房的查封,被迫由上海迁至广州,在中山五路昌兴街26—28号设立新址,重又继续出版该杂志。

  《新青年》杂志原称《青年》杂志,16开本。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第1卷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月刊,主编陈独秀。1917年1月编辑部迁到北京,1919年又迁回上海。早期撰稿者有著名的学者作家陈独秀、高一涵、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该刊辟有政治思想、历史、文学、社会问题、国内外大事记、通信等栏目,以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封建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新文化运动为主要内容。对当时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0年9月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并正式脱离上海群益书社,成立新青年社。1921年1月,《新青年》第八卷第六号稿子已排好版,却遭法国巡捕房查封。4月,该社迁至广州昌兴街26—28号的一所三层楼的房子内。一楼是专门销售进步书刊的丁卜书店,二三楼为《新青年》社,经理苏馨甫。

  《新青年》社迁至广州后,继续编辑出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正式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成为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阵地,并对无政府主义和伪社会主义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又以巴人为笔名发表了《阿q正传》;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重要文章。该杂志由瞿秋白主编,继续介绍马列主义著作,刊登共产党人瞿秋白、任弼时、李求实、萧楚女等人的文章,遭到反动势力的仇视。1922年7月第九卷第六号出版后停刊。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期间改为季刊复刊,共出4期,编辑、出版、发行改在广州平民书社,书社地址在司后街45号。1924年12月停刊,翌年4月又复刊,编辑发行署为“广州新青年社”,不定期刊出5期,至1926年7月停刊,《新青年》杂志共出版63号(期)。

  《新青年》社迁到广州之后,除了出版《新青年》杂志外,还出版了“新青年丛书”,包括《到自由之路》、《欧洲和议后之经济》、《哲学问题》、《社会主义史》、《工团主义》、《阶级斗争》等和《陈独秀先生讲演集》等书,大约共56余种。

 

上一篇: 方言“蛮澄”与南汉国遗事 下一篇: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抗日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