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广东群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广州党组织的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出现的第一张大型地方党报。创刊于1920年10月,创刊人为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
1920年夏,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三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广州,分别任教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公立法政学校和省立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基于改造社会和宣传新文化的目的,他们于10月20日创办了《广东群报》,以陈公博为总编辑,社址设在第七甫100号。《广东群报》在创刊号上明确表示:“(一)不谈无聊政治,专为宣传新文化的机关;(二)不受任何政党援助,保持自动出版的精神。”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广州青年》,号召广州青年“做贫苦劳动者底朋友,勿为官府资本家的佣奴。”
《广东群报》日出8版,4开张,设有中外电讯、要闻、工人消息专载、开心话、小说等栏目。创刊初期,致力宣扬“群性”之说,认为“群性”是人类的本能,将“发展群的本能,铲除群的障碍,巩固群的壁垒,增进群的乐利”作为办报主张,《广东群报》之名便是基于这一意义而命名。在广州党组织创立过程中,1921年一二月间,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一场论战,《群报》成为论战的阵地,发表了陈独秀与区声白论战的来往书信,以及李达《社会革命之商榷》(署名江春)、包惠僧《讨论社会主义并批评无政府党》等文章;还在“评论”专栏中,连续28天刊载编辑部评论文章《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及议会派之比较》长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观点。
1921年3月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广东群报》成为党的机关报,加大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力度。开辟马克斯研究、俄国研究、译论、论著等专栏,先后发表了《马克斯的一生及其事业》(美国j.spargo著、陈公博译)、《列宁传》(日本山川均著、张亮译)等长篇译作;登载列宁的一些演说和著作,如《俄罗斯的新问题》(震瀛译)及关于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的论述;还大量刊登或转载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谭平山、陈望道、沈雁冰、李季、瞿秋白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历史和现状、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文章,影响较大的有李大钊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瞿秋白的莫斯科长篇通讯《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等。《广东群报》特别注重对工人运动的报道和指导,发表过不少关于劳工调查和工会问题的文章。1921年5月1日出版“劳动节增刊”,发表17篇文章。其中有陈独秀的《五一节底意义》,冯菊坡的《工业联合与职业联合》。《广东群报》也发表过不少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内容涉及报业、教育、市政建设、广州戏剧、社会风气、废兵、废娼、女子解放等问题;《广东群报》所发表的小说、诗歌,多取材于家庭、婚姻、就业等问题,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和社会的黑暗。
《广东群报》为20世纪20年代初的广州报业带来一股清新空气,《新青年》说它“是中国南部文化的总枢纽,是介绍世界劳动消息的总机关,是广州资本制度下奋斗的一个孤独子,是广东十年来恶浊沉霾空气里面的一线曙光。”1922年陈公博出国游学,报务由依附陈炯明的陈秋霖主持。1922年6月陈炯明兵变后,该报曾登载底毁孙中山的文章。1923年1月陈炯明退出广州,陈秋霖逃往香港,《广东群报》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