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连续发布1号文和2号文,分别支持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以及建设位于黄埔的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与此同时,中新广州知识城重大项目动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吹响建设集结号,南沙科学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州重点打造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一区三城”为主阵地的科技创新轴,以点带面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完善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填补科创要素从广州内陆走向海洋的最后一公里,加速大湾区内的高端要素和科创资源流动。
集群效应,创新排名连续四年跃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2020年,广州首次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二位,高于硅谷集群,与排名首位的“东京—横滨集群”差距进一步缩小。2020年以前的广州单独参与排名,从2017年的第63位、2018年的第32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21位。
数字经济,点燃产业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轴打通体制机制壁垒、企业行业间壁垒,实现科研、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形成规划合理的产业格局。突出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引领作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核心担当,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作为湾区“最强大脑”之一,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高起点布局建设“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构建“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集聚培育高端创新人才,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迈向科技创新强市。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篇,千年商都广州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