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史志鉴>史志鉴动态>工作动态
广州市革命遗址普查暨党史教育基地工作会议召开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9-12-20
  • 浏览数:

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新一轮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开展,摸清掌握全市革命遗址情况,加强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整合、活化、利用全市党史资源,20191218日下午,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广州市革命遗址普查暨党史教育基地工作会议,广州市各区党史部门和各党史教育基地有关负责人共30人参加。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穗雄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宣教展陈部部长杨宏伟主持。

会上,增城区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海珠区卫国尧烈士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三个党史教育基地有关负责人发言,介绍党史教育基地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增城区正果镇党政办潘金女主任介绍,一是全面加强基地建设,完成了旧址修缮。二是全面拓宽基地功能,打造了特色教育内容。三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整理并编纂白面村图书。卫国尧烈士纪念馆马广胜校长介绍,他们通过制作了卫国尧烈士纪念连环画,培养小学生讲解员,开展学生讲解员比赛等多样化的形式,通过小朋友带动父母等大朋友,广泛开展宣传。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吴石坚副馆长介绍,一是大力推进会址改扩建工作,已呈报待批。二是积极做好红色文化宣传,积极发挥党史教育基地的功能。三是按计划推进建议中共三大历史研究中心。四是修缮和开放杨匏安旧居陈列馆。

各区党史研究部门与会人员发言,介绍区革命遗址普查推进情况及党史资源利用情况;与会人员就革命遗址普查、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等进行自由发言交流。从各区的交流情况看,自开展这两项工作以来,各区都高度重视,负责部门均向区领导做了专项汇报,取得了区领导的支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普查工作推进有序。目前,从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前段时间初步掌握情况看,䞬秀区50处,增城区20处,天河区8处,海珠区4处,番禺区从26处减少至18处,荔湾区和白云区各16处,黄埔区25处,南沙区3处,花都区本月底前可完成普查,从化区革命遗址由原来23增加到67处。

最后,陈穗雄副主任就进一步开展好革命遗址普查及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有关工作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通过普查摸清全市“红色家底”,逐步建立党史教育基地体系,为各区、广州市乃至全省进一步制定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认清楚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全省各地丰富的革命遗存,掌握各地革命遗址的基本现状,可以准确研判革命遗址保护形势,为各区、全市乃至全省进一步制定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吃透普查要求,注重普查工作的科学规范,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这次革命遗址普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为主,兼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机制和工作队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市、各区都要建立本级革命遗址普查机构,建立普查专门工作队伍。区宣传、党史(史志)、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及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单位都有责任做好普查工作。四是要把握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保证按规定时间不断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这次普查从20198月开始,到20207月结束。其中20198月至12月为区级普查阶段。20201月至3月是各区提交成果阶段。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以革命遗址为依托的党史教育基地建设,促进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是要稳步推进。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的评定,各区开展得还不平衡,要稳扎稳打地开展起来,逐步推进.形成规模,构建起全市党史教育基地体系。二是要加强建设。各党史教育基地要坚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可以根据各旧(遗)址特点,设立小型专题展,使之发挥育人作用。但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三是要规范管理。市这几年支付给党史教育基地工作经费补贴,一定要规范使用,区党史部分加强监管,使这些资金经得起以后的审计、监督。

 

(宣教展陈部 彭昕)


上一篇: 2019年广州地方志理论研讨会召开 下一篇: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志》通过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