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史志鉴>史志鉴动态>工作动态
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到深圳调研交流史志工作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9-09-23
  • 浏览数:

    919日,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陈穗雄副主任、刘冬燕一级调研员、人事秘书处张书英处长、宣教展陈部贺红卫部长、文献研究部谢建新部长,以及朱忠泽、王刚、郑剑锋三位副处(部)长和李容利主任科员前往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调研交流史志工作。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杨立勋主任、王地久副主任、张妙珍副主任等接待了陈穗雄副主任一行。王地久副主任、党史处毛剑峰处长、综合处岳颖副处长、文献馆藏管理处陈立智副处长参加座谈交流。

王地久副主任介绍了深圳史志工作情况。深圳市地方志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有中共深圳党史馆、深圳方志馆2个常设展馆,今年6月同时正式开馆。还设有文献阅览室、书库、深圳口述历史中心、地方志资料年报室、党史宣教室、多功能会议厅、研究办等功能用房,集收藏、研究、咨询服务、展示、交流、教育于一体。深圳市地方志馆尝试建成为全国资料最完整的地方史志文献收藏中心,不仅将收入深圳本地的各类地方志、年鉴和专业资料,更将逐步集齐全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个地方的新编志书。

    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党史处、综合处、文献馆藏管理处还分别介绍了党史三卷及老区发展史编纂、办公区域规划及文献阅览室对外开放、馆藏文献管理等情况。

    陈穗雄副主任介绍了广州市地方志馆运行等情况,并表示,深圳在党史馆方志馆建设运行、办公区域管理与布置、馆藏书库管理等方面,办公区域文化氛围浓厚,人性化布置,富有特色,管理精细,新意凸显,亮点频出,值得借鉴;展馆政治站位高,注重反映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内容,大量运用声光电、电子屏展示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馆藏区六个区域区分清晰,环境整洁,管理到位。陈穗雄副主任代表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向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赠送了《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历届代表大会文献汇编》《粤海关历史档案资料辑要》《“十二五”广州大事记》等党史文献及地情书籍。

王地久副主任陪同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参观了文献阅览室、藏书库房、深圳党史馆和深圳方志馆。深圳市地方志馆共有6个藏书库房,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藏书总容量30万册,目前馆藏文献资料共计4.5万种、17.6万册(其中党史类约2千种、4万册,地情类约3万种、7万册,年鉴类约3千种、5万册,其他综合类约1万种、1.6万册)

深圳党史馆展陈面积550平方米,大厅面积220平方米,展线长度260 米,主要由“红旗屹立深圳湾”、“社会主义新宝安”、“改革开放排头兵”、“新时代的先行示范区”四部分组成,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系统介绍了深圳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奋斗史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深圳方志馆展陈面积750 平方米,展线长度 400 米,展陈主题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主要由“山海一色、大鹏展翅”、“岭南重镇、得宝而安”、“移民融合、海纳百川”、“改革先锋、深圳奇迹”、“开放窗口、全球城市”、“湾区明珠、国际都市”六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深圳地区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1700多年的郡县史直至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现状及前景,是展示深圳地区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随后,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一行还来到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该馆面积 6300平方米,运用照片、实物、视频、模型、场景、雕塑和高科技手段、互动体验项目,全面、生动和立体地展现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

此次调研结束后,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将总结归纳学习体会,人事秘书处、文献研究部、宣教展陈部将分别制订办公区域布置优化、馆藏文献管理、展览内容更新等方面的方案,进一步提升广州史志工作质量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馆藏文献信息化建设。

(文/图:郑剑锋)

上一篇: 《全粤村情》(南沙区卷)正式发行 下一篇: 《广州市城市管理志(2001-2017年)》终审验收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