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羊城揽胜
六榕寺·花塔
  • 来源:涓叡骞垮窞甯傚鍏氬彶鏂囩尞鐮旂┒瀹�
  • 日期:2012-04-25
  • 浏览数:

六榕寺位于越秀区六榕路87号,是广州著名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刺史萧誉为迎“舍利”而建塔,梁武帝赐寺号为“宝庄严寺”,塔为“宝庄严寺舍利塔”。

北宋初年,寺、塔皆毁于火。端拱二年989重修寺院,改称为净慧寺。元祐元年(1086)重建宝塔,易名为千佛塔。北宋元符四年(1100),著名诗人书法家苏东坡南贬来寺,见寺内有苍劲榕树六株,古翠浓荫,甚为雅致,欣然挥毫,书下“六榕”两字,寺主持道综大喜,摹刻于木匾,悬于寺门,“六榕”寺自始得名,塔亦称六榕塔。

清代,重修六榕塔,主体仍照宋代风貌,但各层琉璃瓦檐则改为清代样式,塔内朱栏碧瓦,丹柱粉墙,遥望犹如冲霄花柱。若元霄、中秋之夜,民众尝悬花灯塔上,绚丽异常。因而六榕塔又称“花塔”。

进入六榕寺,但见巍峨壮丽的花塔屹立在寺院中央,塔身除斗栱及楼层用木制外,各层砌砖迭涩挑承平座和瓦檐,并逐层向内收进,塔身尚存北宋铭文砖和保存北宋重建时的风貌。塔顶层的塔刹为铜柱,铸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像,连同塔顶金色火焰宝珠、双龙珠、九霄盘和八根铁链等构件重逾5吨,庄严、绚丽,直指苍穹,蔚为壮观。登上塔顶俯瞰市区,锦绣景色,历历在目。

塔东为天王殿,建筑为明代风格。塔西为大殿,供奉三尊清康熙三年(1664)铸造的高6,每尊重10吨的铜佛,分别为阿弥陀佛(过去)、释迦牟尼佛(现在)和无量寿佛(未来)。塔北有一小庭园,内殿供奉一尊泰国佛。南面,在菩提树和榕树的掩影下观音殿、六祖堂和补榕亭显得格外秀雅。堂内的六祖座像是北宋端拱二年(989)按六祖真人真身铸造的紫铜像,重千余斤,六祖像神态平静,双目微闭,微凸的眉骨及闭着的双唇,显示一位圣哲的睿智、圆通、明慧和超然。身上衣褶流畅,质感鲜明,实为宋代雕铸之杰作,佛门艺术之珍品。此外,寺内还有碑记10余方。
上一篇: 五仙观·岭南第一楼 下一篇: 药洲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