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访番禺万顷沙 (二首)
许士杰
沧海桑田
蕉门昔日烟沙淼,
蔗浪而今碧接天。
滚滚珠江流不尽,
沉沙万顷垦膏田。
千帆围垦
千帆飞集断波涛,
驱逐海河出九皋。
稻浪芙蕖连翠陌,
谷堆今比浪堆高。
①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诗经·小雅·鹤鸣》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芙蕖:荷花。
作者简介
许士杰(1920—1991),广东澄海人。1938年2月参加澄海县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群众组织 — 青年抗敌同志会,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潮汕铁路工作委员会委员、普宁县委副书记、潮(安)澄(海)饶(平)平原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澄海县委书记,汕头地委常委、工业部部长,肇庆地委书记等。1981年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务书记,1983年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1986年被人民群众评为“广州十大杰出公仆”之首。1987年9月后,历任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海南省委书记。著有《风雨吟》《椰颂》《葑菲集》等。
写作背景
1981年11月,作者赴番禺万顷沙(今属广州市南沙区)考察调研后,面对万顷沙发展的新变化,作这两首诗抒发心中的赞叹。
诗词赏析
第一首歌颂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千百年来,滚滚的珠江经久不息,奔流入海,细小的泥沙被深情的大地挽留,沉睡在珠江的入海口,日复一日,沉积成万顷良田;烟波浩淼的大海退向远方,浪花变成了青翠的甘蔗,海腥味变成了馥郁芬芳的香甜味。第二首歌颂万顷沙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千帆如飞般聚集,万人喊着震天响的号子,阻断了大海的凶猛波涛;海水退却了,千顷良田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黄澄澄的稻浪低吟着小曲,粉嫩的荷花披上旖旎的盛装,青翠的原野遥接天穹,大地沐浴在霞光、春雨、暖阳中。两首诗均采用今昔对比的写法,虽各自独立,但互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