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东塾学派是鸦片战争后,由广州学者陈澧所创立的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经学的一个学术流派。陈澧号东塾,世称东塾先生,该学派因而被称为东塾学派。
陈澧(1810—1882),广州番禺人,23岁中举,曾任河源县训导。后屡次赴京应试不第,遂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道光二十年(1840)出任广州学海堂学长,一任27年,晚年又迁任菊坡精舍山长。陈澧诗从张维屏,经学从侯康。咸丰十年(1860)他重修战火所毁的学海堂,邀集了张维屏、梁廷柟、谭莹、金锡龄、李应田等几十位学者名流赴会,举行复课典礼,标志着“东塾学派”的形成。他一生著述甚丰,凡天文、地理、算学皆有成就,著述达116种,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对经学的研究。
在经学研究方面,陈澧著有《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东塾集》等。《东塾读书记》荟萃了陈澧毕生治学的精华,凝聚了他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深刻见解,是他学术研究的代表之作。在治学方法上,他继承了清初爱国思想家顾炎武的治学方法,并把顾炎武的“行已有耻,博学于文”八字作为教育宗旨。他认为要作到博学,则必须专一,“好一则博”,主张治学“当以经为主,尤以‘行已有耻’为先”。在学术研究上,他兼采汉宋之长,不拘一家成说,融汇诸家,讲求通经致用,具有时代和自身特色。他打破汉学专重考据、宋学专重义理的界限,对具体观点不专奉一人之见。他强调“学以致用”和“经世致用”,破除汉儒只讲考据不谈时事的陈见,引导学生从乾嘉学派重埋头考据的治学方法中解脱出来。他所著的《东塾读书记》至今还是日本高等学校治汉学专业的必读书。陈澧在文字音韵学上造诣极深。他对广州方言进行深入研究,在《广州音说》一文中指出:广州方言中隋唐时代中原古音保存得最多。他所著《声律通考》、《切韵考》方法缜密、用功精深,梁启超称赞其所著为“绝作”。在总体治学上,陈澧以考据训诂为手段,以发明义理为目的,归结于经世致用,开创了一代新学风。
学海堂是当时岭南学术界名流的汇集和研讨之地,陈澧以其本人的学识,使东塾学派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学派,弟子从者如云,由此也奠定了陈澧学术界一代宗师的地位。